【南方日报】封开开展当地首例面神经MR 扫描,精确诊断神经疾病
在神经医学领域,面瘫、口角歪斜及言语含糊一直是脑卒中识别的症状之一,也是市民颇为关注的临床话题。然而,并不是所有的面瘫都是脑梗死所致。近日,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六批“组团式”紧密型帮扶专家神经科党超教授、放射诊断科李树荣教授指导下,封开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放射科联合开展当地首例面神经 MR 扫描新技术,为一名54岁男性患者精确诊断脑桥梗死合并面神经炎,为其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。
54岁的陈伯,入院时主要症状是右侧肢体麻木无力,经过头颅 MRI 检查确认为脑桥梗死。
然而,在住院第10天的早晨,医生们意外地发现他的右侧口角出现明显的歪斜。这个症状让医生们思考,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?党超和封开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明修讨论认为,陈伯连续数日休息欠佳,可能存在合并周围性面瘫症状,而无明显的脑桥外展神经核受累迹象。因此,他们初步怀疑陈伯可能存在脑桥梗死合并面神经炎的情况。

薄层扫描上红圈显示脑桥的梗死灶
为了明确诊断,党超及陈明修建议陈伯进行头颅 MRI+DWI 序列的复查,只是由于面神经的特殊性,普通的 MRI 检查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。
如何实现精确诊断,为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?李树荣带领学科团队挺身而出,经和封开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李杰征讨论,提出结合磁共振薄层扫描和 DWI 序列的方法,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诊断,从而满足临床诊疗需求。
经过精心设计和技术突破,封开县人民医院结合 DWI 序列,成功开展当地首例面神经薄层扫描。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全新的视角,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

薄层扫描上红色箭头显示双侧的面神经
面神经炎并不罕见,但对于患者来说,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。因此,及时明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六批“组团式”紧密型帮扶专家团队,为封开县患者提供一条新的诊治途径,也为当地神经系统疾病诊疗领域的进步贡献重要力量。
文/记者 唐锦洪 通讯员 徐浩桓
报道链接:
报道时间:2024-06-15